联系人:王经理
前言:动力电池各部分物质都能与环境中特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对环境有危害的污染物。随着退役、报废锂电池数量迅速增加,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需求将持续上升。磷酸铁锂电池的早期循环寿命一般可以达到2000-3000次,三元电池的早期循环寿命一般可以达到1500-2000次,早期动力电池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大致为5-8年。据此假设,早期装机动力电池将在2023-2030年迎来大规模退役。依据数据,2023年,全国停用新能源汽车38.9万辆,累计停用新能源汽车87.8万辆;2030年退役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分别达到148.7GWh和298.91万辆。对此,大量资本涌入动力电池回收行业,2024年,我国已有近19万家企业的营业范围包含“动力电池回收”。不过,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还面临诸多挑战,如市场规范尚未完全建立、回收渠道有几率存在不稳定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动力锂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外壳等组成。其中,正极由特殊的比例的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组成;负极主要由活性物质、分散剂和粘结剂组成;电解液主要包含有机溶剂(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丙烯酯等)和电解液溶质(LiPF6、LiBF4、LiClO4等)。动力电池各部分物质都能与环境中特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对环境有危害的污染物。随着退役、报废锂电池数量迅速增加,锂电池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利用对环保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欧洲《电池与废电池法规》正式生效,对回收原料使用比例提出要求。2023年8月17日《电池与废电池法规》正式生效,管控对象为便携式电池、启动、汽车用蓄电池(SLI电池)、轻型运输工具(LMT)电池、动力电池和工业电池五类电池,监管内容最重要的包含碳足迹、再生金属使用比例、电池标签与电池护照、废旧电池及电池材料的回收、化学性能与耐久性及供应链尽职调查等方面。
近年来,在政策补贴支持、市场需求增多、技术推进和产业链建设等因素推动下,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准不断进步、产品性能显著提升,产销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288.8万辆,同比增长34.4%;销量为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4GWh(吉瓦时),累计同比增长41.5%。
动力电池的寿命能分为循环寿命与日历寿命,按行业算法,以循环寿命为标准做测算。根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测试标准,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的80%以下时,该动力电池就需从新能源汽车上退役。磷酸铁锂电池的早期循环寿命一般可以达到2000-3000次,三元电池的早期循环寿命一般可以达到1500-2000次,早期动力电池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大致为5-8年。据此假设,早期装机的动力电池将在2023-2030年迎来大规模退役。
根据数据,2023年,全国停用新能源汽车38.9万辆,同比增长161.2%;全国累计停用新能源汽车87.8万辆,其中停用新能源汽车产生退役动力电池14.5万吨,车辆维修产生退役动力电池2.3万吨。根据有关的资料,预计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20.2GWh,同比增长48.53%,退役新能源汽车40.29万辆,同比增长46.56%;2030年退役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分别达到148.7GWh和298.91万辆,2025-2030年退役电池和退役新能源汽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达到37.64%和38.11%。
在庞大的需求规模吸引下,慢慢的变多的资本扎堆涌入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相关公司数正在快速上升。2018年,我国仅有5家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符合国家行业规范条件,而截至今日已经扩充到156家。在企业注册量方面,2018年,我国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册总量约2000家,2023年已经突破4.59万家;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有近19万家企业的营业范围包含“动力电池回收”,其中有超4万家企业仅成立不到1年。
而由于短时间内涌入公司数过多,我国企业处理废旧动力电池时甚至采用集中拍卖的方式,一度出现新旧电池价格“倒挂”现象,也就是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价格高于全新动力电池的价格。
不过,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还面临诸多挑战。第一,整个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尚处起步阶段,许多市场规范尚未完全建立。例如,上下游协作没有太多标准可循:动力电池在回收时,没有一个准确的评估标准,“就像赌石一样要看运气”;不同动力电池制造技术不同,“拆一块电池比造一块电池还难”;动力电池“身份证”未完全普及。因此,要求电池回收企业具备完备成熟的回收技术,丰富的处理经验及成熟的回收技术能降低企业的工艺成本,帮企业获得更多回收资源,是回收企业的主要竞争力之一。
第二,因为私家车逐渐参与到回收中,导致退役动力电池在回收前的流程就不可控,无法被回收到正规企业。
第三,动力电池厂商回收难点在于回收渠道有几率存在不稳定性。电池回收企业要同电池生产商、车企等能够回收电池的各企业、机构签订相应回收合同,涉及范围较广,各方信息沟通反馈有几率存在问题。
这也导致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混乱。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一份《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们国家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不过,相关监管政策也已逐步推进。
2023年12月,工信部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国内动力电池的所有的环节提出更严格的监管措施,对上述行业问题均有一定改善作用。
企业也能够直接进行多方和合作优势互补有几率会成为未来的回收模式:通过单一主体进行的电池回收在渠道稳定性、专业方面技术资质、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等方面各有优缺点,形成电池回收的规模效应较为困难。各环节主体之间加强合作,有助于降低信息沟通成本,丰富回收渠道,形成技术互补。多方合作的回收模式更有几率会成为未来的回收行业的发展趋势。(WYD)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